主页 > 资讯 > 幼儿园学习怎样开展社会角色扮演游戏小结
资讯

幼儿园学习怎样开展社会角色扮演游戏小结

2025-03-28 22:23  来自:未知  凌晨365手游网

一、幼儿园学习怎样开展社会角色扮演游戏小结

根据幼儿经验设定游戏内容

例如,在“超市”游戏中,针对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了如下引导: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解超市的环境、用途,观察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在教师或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付款,并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

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让幼儿亲自购物,观察、感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商量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一次扮演一个角色、两人发生争执可以用猜拳的方式解决等等。中班幼儿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与商品价格一致的钱币付款。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请大班幼儿扮演的收银员来指导帮助他。

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已有购物经验商量设施、材料及商品的分类摆放情况,收集废旧材料或自制商品并贴上标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模仿,并制订游戏规则,例如要从入口进、出口出,买了东西要付款等。教师会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知道找零或凑整,练习简单的加减运算;鼓励幼儿学习宣传自己的商品,用绘画等形式为商品做广告。

二、高中校园活动小游戏

船东和青蛙游戏、背人比赛、踩气球比赛、夹乒乓球比赛、吹气球比赛、左手右手游戏等等。详细玩法见“172校园活动网”的“聚会游戏”。

三、求一个团队游戏,适合在高中生中进行,室内,大概90人。急急急急急。

游戏:解套

主要通过与团队其他成员的配合并改变自己的位置,最终打开交错相连的套,形成一个或几个环。

目的:

使得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的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所需资源:

时间:1轮游戏和5分钟总结

参与人数: 5~10人

地点要求:要求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空地

游戏组织:

1)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围成一个圈。

2)从任何一个人开始,要求他将两只手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人相握;然后这两个人再各自与其不相邻的人握手,按此顺序继续,直至所有人的手都与其他人相握。

3) 这时所有人的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错的套,此时要求大家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变换自己的位置,来解开交错的套,打开成一个或若干个圈

游戏名称:运乒乓球

地点要求:要求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空地

人数:多于 30人以上

道具:书或报纸 人手一份 乒乓球2个 秒表

规则:

1、将人进行分组比赛,每组10人左右(具体组数按人数来确定)

2、所有人把书或报纸对折,然后围成一个圈,将书或报纸结成轨道,让乒乓球在书或报纸结成的轨道上滚动。看能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目的地约为每组人数的道具总长度的10倍左右),期间参与人员需移动位置以确保球不会掉落,若期间,乒乓球不甚落地,就得从起点重新开始。

3、进行计时,用时最长的一组为输家,要接受大家的惩罚。

目的:训练团队的协调性与合作性。

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游戏活动作为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英语游戏活动,在课堂上能够创造出真实多变的教学情境,提供新奇有趣的操练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互动与交际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合理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游戏活动,不能单一地为了游戏而做游戏,而是应该遵循小学英语教学规律,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适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设计要有趣味性

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就会愿意学习英语,并且会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究。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会主动去感知、记忆和想象,也会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技能,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安排游戏活动,就是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语言的队伍中,参与到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引入的英语游戏活动,必须体现浓厚的趣味性,以便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游戏规则要有激励性、竞争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安排游戏活动,是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为使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游戏规则就要体现激励性、竞争性。小学生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总想比一比,谁都唯恐落后,他们为了使自己这一组获胜而全身心投入。因此,游戏要有激励性和竞争性。游戏应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比赛分组为师生间、学生个体间或学生各组间,而且这种分组合作、小组竞争形式的竞赛,能增加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使组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另外,游戏活动的规则要直观易懂,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三、游戏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安排游戏活动,不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身心,而是让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从而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并不是随意安排游戏活动,而是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游戏活动,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游戏,都要让学生的新语言得以运用,让学生的某方面技能得到锻炼。在课堂上安排的这些游戏活动,能使学生真实地运用所学新知,对新语言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四、游戏过程要体现参与性、合作性

小学英语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故英语课堂上的游戏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体现班内学生的全员参与性与合作性。所以,设计英语游戏活动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应该设计各种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鼓励学生要互助合作、交流互动,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进而培养合作精神。这样,不但较好地体现出游戏活动的全员参与性与合作性,也让学生从游戏活动中体验到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五、游戏安排要体现适时性

小学生感情色彩强烈,善于模仿,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教师安排英语游戏活动时,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语言技能训练的需要来设计。这样就能使英语游戏活动充分为学生学习英语服务,同时也能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倦感。还需要注意,如果在某节课上围绕某一知识的学习需要开展多个游戏活动,应该注意游戏要求要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以便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在游戏要求逐步提高的游戏活动中,得到有效训练,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六、游戏评价要体现多元性、鼓励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时要体现多元性和鼓励性。评价的多元性是指不但要评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评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精神、智力活动状态以及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根据各类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作出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发展。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对于有些游戏活动的答案,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提倡,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总之,游戏活动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实施中,游戏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游戏活动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跟教师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必须恰当合理地选择游戏活动,而不应该滥用游戏活动。只要教师把握住游戏活动的特点,大胆实践,积极反思,游戏活动教学的实效肯定能够提高,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