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你是救赎?解释?
资讯

你是救赎?解释?

2024-10-15 06:52  来自:未知  凌晨365手游网

一、你是救赎?解释?

救赎指解救,帮助的意思。你是我的救赎就是:是解救我,帮助我的人。大多时候,指的是心里方面,思想方面的。改变思维变得更好。

二、肖申克的救赎救赎之道原句?

《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所说的名言是“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好东西永不消逝”。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的力量和意义,并且在影片中以多种方式得到了体现,深受观众喜爱。

三、《原神》里你最讨厌哪个角色?

旅行者:MHY,你敢不敢、能不能让这个璃月口气最大的NPC亮一次血条?一次就行,真是被这个NPC气到了,

小雀儿:要不是当着师兄的面,我早就一剑刺得你原神出窍了。

旅行者:真的是挺无语的,这就是所谓的恋爱脑?眼里只有她的师兄?只要你敢亮血条,我保证用钟离让你体验到什么叫做天理长驱,天动万象,此乃天道。

MHY:要不让CH专门为古华派设计一次版本活动?内容就是与小雀儿对决?

提瓦特大陆最讨厌的NPC就是这个小雀儿了,旅行者只是与之打招呼,结过她就要拔剑了,这多钱是有点毛病,旅行者也是想替她的师兄教训一下她,好让小雀儿能够明白什么叫做江湖险恶、祸从口出!

除了个别令人讨厌的NPC以外,其他的角色还真是没啥可讨厌的,

4星角色当中唯一从没用过的角色就是辛焱了,不是说讨厌辛焱才不用,而是感觉这角色实在是没啥亮点。

虽说是个火系角色,可就算是安柏在玩家新手时期还能用来解谜点火炬,其他的火系角色就更不是辛焱能够比得过的了,迪卢克虽说也落魄了,可好歹人气也不错,可莉、宵宫、胡桃的强度与人气就更不是辛焱可以相提并论的了,就算是烟绯、托马感觉也比辛焱更有人气。

2.8版本海岛地图之中虽说也有辛焱的剧情,感觉CH这波给辛焱拉人气效果也不怎么好,反而是让玩家愈发觉得还是披着头发的辛焱更好看。

即使辛焱海岛剧情之中,辛焱硬气的为自己的发型解释了一波,可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玩家分不清?MHY的自圆其说显然是失败了。

其次5星角色当中最不感冒的就是达达利亚了,已经做好了4别冬都、5别冬都,甚至是10别冬都的准备。

每次只要是公子复刻UP池开启,就知道又是一个可以放心攒原石的好时机,可以给自己喜欢的角色攒够足够大保底的原石岂不是更好?

除了公子以外,水系角色当中的神里绫人、心海、夜兰都是可以考虑抽一个的,尤其是心海这个角色,第一次她UP时自己就抽了。

即使当时许多玩家吐槽心海就是个“小芭芭拉”,“观赏鱼”听没听说过?就连部分主播都不建议玩家抽个心海,可心海后来的风评是不是也好转了?等到心海复刻UP时是不是抽的玩家也多了?

还有宵宫这个5星UP角色,第一次UP时就想抽一个,可就因为MHY安排的UP池尴尬顺序,有心去抽宵宫却不敢真的去抽。

第一次宵宫UP时,前有神里绫华,后有雷电将军,玩家为这俩角色就已经是花光了所有原石,哪里还有多余原石去抽宵宫?

2.8版本宵宫又要复刻UP时,前有“叶天帝”万叶的复刻UP池,后又有须弥大C以及草神小吉祥草王的登场UP,你说又有多少玩家敢把原石花在宵宫复刻UP池?

所以并不是讨厌宵宫这个角色而不抽,而是尴尬的复刻UP池安排顺序,让好多玩家不得不选择放弃抽宵宫。

四、真爱会把你救赎吗?

会,从我懂得爱情开始,就一直在寻找真爱,如今都四十五岁了,依然没找到曾经梦想得到的真爱。但是现在的我有个好老公,虽然他不懂浪漫也不会花言巧语哄人,但是他很善良,也很节约持家,是个会过日子的男人。

我们有二个儿子,虽然没有什么钱,也没关系,加上我又没工作,可以说我们很穷,可我觉得很幸福。

曾经的我以为真爱就像电视电影里的那样,有爱就有一切,可经历很多后才明白真爱就是平平淡淡,不吵不闹,在我病得要死的时候他能不顾一切的想办法救我,这样才是真爱,我会好好珍惜,也明白这份真情救赎了我的人生

五、你的偏爱便是救赎?

余秀华:世界万物皆是苦,你明目张胆的偏爱就是救赎

我一直尽力配合命运,演好自己这个丑角,哭笑尽兴。——余秀华

敢写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诗句的女诗人,是谁?

对,是余秀华,被许多人认识,也是因为这首诗。

她的诗,向来备受争议。有人喜欢,有人质疑。

有人看到了诗文的“露骨”,而有人关注的是诗里的灵魂。

她的生命苍凉如水,又如斯青翠。

关于苦难: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她苦难天生,因为倒产、缺氧,成了一名脑瘫患者。

同龄人均可在田间奔走时,她只能在地上艰难爬行。

两岁勉强坐起,却时常摔下,口水不断打湿衣衫。

她在诗中自喻:“一棵稗子”,提心吊胆长于秧苗间。

她害怕特殊,于是骨子里生出倔强。

家中有客人来,总是拼命沿着田埂爬老远老远,像是在证明什么。

奶奶背着上学,被嘲笑,她就再不让背。

自己拄拐杖走,摇摇晃晃,鼓着劲,咬着牙,用一种朴素的蛮力生长。

学习认真,手却因病抖个不停,一写字就跑偏。

颤抖的双手把笔墨写成歪歪斜斜的作业,不知何为诗,只是在诗的种子里沉淀着苦难。

诗的天赋露出头角,初中时一首叫《无名星》的诗获得校刊征文第一名。

她把自己比喻成一颗无名星星,不自卑,不羡慕比自己亮的星。

而这颗“无名星”却在同一时期,拿起一把生锈的菜刀往左腕割了下去。

上苍赋予残破的躯体一颗如此纤细敏感的心,不知是慈悲,还是残忍?

她的生命内部,因残缺的痛,或许从未太平。

她自己,从未与痛苦绝缘,一样的波涛汹涌,一样的意难平。

幸而被家人救下,她在此后的诗中提及左腕的伤疤时,将其喻为“胎记”,那是苦难的秘密。

高二辍学,将书烧了个精光。

是语文老师嫌其考试卷上的字难认,给了零分的气愤难平?

是为父母减负的懂事?

还是因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班主任调走了的失落?

真实原因不得而知,又或许兼而有之。

呈然,自卑与自负交织于她的整个少女时代。

苦难天生,而她却天生带着反骨,一棵稗子,也在倔强生长。

关于婚姻:真正的归宿是不存在的

19岁那年,由父母做主,给她招了个比自己大13岁的上门女婿尹世平。

她无力反抗,也无从反抗,因为俗世的洪流,因为骨子里的自卑。

她说,爱情从未走进过自己的婚姻。

尹世平不过是个粗鄙的凡间男人,他怎能懂余秀华诗里的世界。

她说:“我在写诗,他看着我烦,我看他坐在那里我也烦。”

他从不扶她,摔倒嘲笑她,讨薪时吆喝她去拦老板的车,因为她是残疾人,老板不敢撞。

这薪资是800元,一头猪的价钱。她说自己卑微得不值一头猪的价。

他只负责接受她的残缺,却丝毫不管残缺背后的疼痛。

从始至终,这个丈夫,是一直站立在心门外,从未走进她心里。

丈夫在现实中并非十恶不赦,只是,她无法说服自己“跟他好好生活”。

她将这段婚姻形容成“青春给了一段罪恶”。

“那时候有铺天盖地的忧愁,19岁的婚姻里/我的身体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我不知道所以延伸的是今天的孤独……”

谁曾想到,命运的关口,给了她自由的契机。

2015年,因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彻底火了。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离婚。逃离她20年的毫无生机的婚姻。

男人不肯,说你现在红了,更不离,他耍赖式地抗争。

“这婚一定得离”。 她也撒泼式地纠缠。

拖到没法,她使出杀手锏,电话告诉他:第一个月回来离15万,第二个月回来10万。

这几乎是她当时所有的积蓄,婚就这样离成了。

有人唏嘘,有人惊叹,有人指责她出名就抛弃糟糠之夫,忘恩负义。

她不置可否,“相比我的名声是好是坏,我更在乎的是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其实老早,她已经在心底下定了决心,无论是20岁,30岁,还是60岁,如果还活着,这个事情就必须要解决。

婚姻于她,就像一个囚笼,被残疾和贫穷束缚了20年。每一次坚决的要求离婚,也都被父母强烈地驳回。

如今有能力达成这个心愿,为什么还需要压抑?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正好见证了她生命的这个节点。

她在婚姻里刻骨的失落与孤独,她离开婚姻后“狂奔”时的骄傲,快活,自信与笃定……命运的烙印和慰惜如此清晰可见。

她从此,离开了浑身“泥泞“的丈夫,从满是“泥沼”的婚姻爬了出来。

任何时候接受采访,问她离婚有没有后悔,她都从不顾忌得不得体的说到:

“后悔个屁,这是我人生中大半辈子,做的最开心的、欣喜若狂的事”。

离婚于她,是一场解脱,更像是与命运的对抗。

世俗中失败婚姻造成的女人的怨妒,在她身上一丝一毫也没有。

诗人灵魂的通透与明亮反而让她对婚姻有着清醒而凌厉地认识:

“那些一出生就想嫁一个好男人的女人是可悲的,她来不及完善自己的生命结构就已经取消了让自己的生命丰盈起来的可能性。

一个人拯救不了另外一个人,两个人结婚了还是两个人,偶数的两个本来就意味着可能的分开。”

我们可以爱,可以无私奉献,但不要在退的时候无路可退。

这是她给我们的婚姻谏言。

关于生活:人生辽阔,值得轻言细语

回归余秀华的生活,她有三个身份,女人,农民,诗人。

出名之前,她的日常,和一般农妇并无区别,只是,她多了一项工作:写诗。

她生活的横店村不大,村里有零零散散的300多户人家。村里的人纯朴友善,出名前,大家叫她“秀华”,出名后会调侃她,诗人啊,但她知道,这是善意的调侃。

她早上6点起床,做家务到8点,开始写作,写到11点。

她笔下的炊烟、稻田、云朵,青草、池塘、鱼虾……全是横店村卑微而倔强的生灵。

乡村风物和天地间的自然意象,在她的诗行里细碎而广阔,卑微而伟大。

 “阳光亮堂堂地照在院子里,照在旧了的瓦片上,照在屋脊和垂下来的瓦檐上……晾在院子里的毛巾已经旧了,颜色已经毁得看不见当初,但是看着它,感觉安心,仿佛日子正晾在藤子上,把霉斑和漏洞都袒露给阳光。”

她总是敏感而极具灵性,她由衷地热爱每一个这样美好的时刻,也正是这样的时刻无数次抚慰了她的悲伤和迷茫。

残缺常常带来不便与难堪,而她也总在敏感与清醒之间挣扎。

她说穿裙子坐着,怎么样都无法把双腿合拢。敏感如她:疾病的存在也让她丧失了优雅。

而她又清醒的明白:幸好优雅不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不能成为一部分,它不过是一个女人绸缎似的哀愁里的一根丝线。

她在爬长台阶时摔倒,无论如何挣扎,都没有力气爬起来,索性就坐在地上歇一会儿。

敏感如她:在人世里跳跃着行走。我在人来人往的台阶上坐着,也在陌生的好奇的冷漠的目光里坐着。如果这个时候感觉不到孤独那肯定是骗人。

然而她清醒的知道:“世间种种,我们都不过在寻找麻痹自己的东西,我们没有处处摔倒在台阶上的疼,我们只有无时无刻从半空里垂直打下的虚空。“

既然是虚空,麻痹又何妨,又何必再去介怀。

正是这种细碎的敏感与凌厉的清醒,碰撞出她对生活的深层解读:

活是整个宇宙最宽泛的东西,我们的所谓意义和价值充其量就是一条直线,把另外的风景都弃置一边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于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礼遇的资本?我没有。

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

从无名到爆红,从乡村走向喧嚣的天地,余秀华仍然是余秀华。

她说生命的本质并不会因为虚名而真的改变。一个人有人喜欢是幸运,没人喜欢是正常。

她从不介意去展示自己真实的状态。

屈辱就是屈辱,不快乐就是不快乐,热爱就是热爱,欢喜就是欢喜。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她接纳了自我,在自己的生命局限里过出了无限广阔的人生。

正如她在《无端欢喜》里写到的那样:

”生命的辽阔总是让人心神荡漾,于是有了活下去的梦想和热情“

“我怨恨过生活的不公,但幸运的是,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而不是外界”。

她有着常人难得的达观以及对生命坚定的热爱,这份坚定给了苍凉的人世无限温暖。

是的,人生辽阔,又何必囚于昼夜,困于爱恨,囿于荣辱。

身为女人,有纯真的渴望;身为农民,有质朴的根基;身为诗人,有通透的灵魂。

人生辽阔,值得轻言细语。

关于诗歌:摇摇晃晃人生里的灵魂救赎

余秀华说:我宁愿不会写诗,也想当一个美丽的女人。

幸而遇见诗歌,让这个无法“美丽”的女人得到救赎。

写出一个字都非常吃力的她,最初选择诗歌,恰是因为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文体。

没想到,一写便沉迷。

那些无比艰涩的处境,艰苦的生活,以及婚姻的苦痛……太过泥泞的现实,成了她极具张力的作品的灵感来源之一。

她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失落着。她分明是柔美的,辽阔的,质朴的、真诚的、自然的。

诗歌呈现着她生命所有的情绪,也隐匿着她最深层的自卑与渴望。

她喜时写诗,怒时写诗,哀时写诗,乐时写诗,只有写诗时,她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她说自己不会把诗歌当武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

即使自己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她又干净起来。

是诗歌一直在清洁她,悲悯她。

她说自己讨厌大词,例如苦难、坚强。这些赞誉透露着经不起推敲的荒谬,她只是在追求个人的解放。

对她来说,写诗就是因为喜欢,即便是在曾经短暂的打工生活里,没有电脑,没有桌子,她也要趴在床上写半个本子。

“这与所谓的坚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喜欢,骨子里的喜欢。感谢上天赐予我写作的心愿,这心愿的存在就是喜悦的存在。”

诗人廖伟棠说:余秀华的诗里有痛苦,但她不控诉。

她不去声泪俱下地哭诉、控诉、她不叫自己有多惨。

相反,她极其倔强,用语言掌控了息的世界,她的世界实在、自足,不需要谁来怜悯和知道。

我想,这是对她诗歌的真实陈述,也是对她生命的生动诠释,是一个人灵魂最真实的表达。

正如她所说:

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

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

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世界万物皆是苦,你明目张胆的偏爱就是救赎。诗歌,便是她摇摇晃晃人生里的灵魂救赎。

不管有多少深刻的文字来写就她的传奇,但终究只能窥见她千疮百孔却又无比充实的内心的冰山一角。

她摇摇晃晃地来到这个不算美好的人世间,也终将摇摇晃晃地继续走下去。

只愿她能以诗歌为拐杖,去爱死这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生。

六、《原神》里你最喜欢哪对CP?

额,也许不能说是一对

是云堇辛焱香菱三个人

从云先生和辛焱的好感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两个人交好已久。而且是会各自跑去对方那里看演出的。

做过云先生邀约的应该都知道,云先生平时受到的各种邀请特别多。然后因为是戏曲世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人们传统思维的限制。

所以云堇如果要去听辛焱的摇滚,是需要找借口溜出去看的。但尽管如此却还能一周三场只多不少,也许是真爱了罢!

然后从辛焱的角色故事中不难看出,辛焱虽说外表是狂放不羁的摇滚狂热爱好者,但是是真持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云堇曾经受邀去做过客,甚至以为自己走错了屋子。

云先生和辛焱,两人也同时走在一条打破“成见”的路上。辛焱所反抗的是人们对于一个普通女孩子的固有印象:长相可爱,烹饪家务女红样样精通。摇滚的精神中有叛逆和反抗,辛焱正是借此打破了众人的成见,让他们去变换思考的方式。云堇也是如此。她能理解辛焱的音乐,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的力量。但是剧组里的老人们都不是很赞成,视摇滚为洪水猛兽。云堇喜欢的食物有天枢肉,干锅腊肉和水煮黑背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万民堂菜谱上的以辣闻名的菜肴。老人们觉得吃太多辣会伤到嗓子,自然也劝她不要吃。遇到旅行者的时候,她偷偷问了句“你会做几道菜吗?”,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小小的叛逆吧。

至于香菱,和两个人串起来大概率是因为万民堂。

辛焱经常会去万民堂吃夜宵。

同时,我们也不难推断出,云先生也会和辛焱一起去拜访万民堂。

然后是今年的海岛剧情,在辛焱的秘境里,我们能看到香菱云堇一起给辛焱过生日

辛焱最近也过了生日,然后有一张这样的图。

这不是海岛剧情里两个人送辛焱的生日礼物吗?

七、《原神》已经发展快两年了,你对《原神》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原神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就是,除了常驻NPC如凯瑟琳之外,那些卡池角色,平时是不会出现在地图上的。

万民堂没有香菱,正如教堂没有芭芭拉一样。

提瓦特空荡荡,只有爷在流浪。

大伟丘都会在野外刷新出现,为什么在爷碰不到魈宝?

虽然有传说任务和主线任务会涉及到角色会在地图上走动,与活动剧情紧密相关。

但是,建议可以在旅行者完成传说任务后,角色就会归位到她/他的位置上,例如琴团长,卢迪克姥爷,胡桃......这些都是有职位或确切归属地点的角色。

每次只有等到剧情来了,才能见到喜欢的角色,其他的时候,感觉提瓦特大陆都没有存在过这个“角色”,哪怕是爷穿着“甲”去面对一样的角色,这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属于能忽略的“bug”,而对于角色的喜爱和思念才是真的。加上能自由对话的NPC并不算多,也有很多贴片人,能见到喜欢的角色这一点,一起拍拍照这种,就可以很满足了。

爷不想提瓦特之旅都是幻像!!!

八、原耽双向救赎美句?

左肩有你,右肩微笑。——《撒野》巫哲

九、你既是希望又是救赎文案?

1。祝我们拥有长久的幸福与梦想!

2。你像是近处的灯,远处的星河。

3。请你用绝对清醒的理智,去压制你不该有的感情。

4。你所谓的迷茫,不过是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

5。心安就是吾乡。

6。落日余晖,山海藏情。

7。总以为清者自清,却忘了人言可畏。

8。我一个人熬过的那些夜晚,你拿什么来体会。

9。遇见快乐的时刻就记录下来吧,当和阴郁对峙的时候,总有底气。

10。如果喜欢有颜色,那就是蓝色,如果你觉得不够浪漫,那我们就去看海。

11。我希望你不要被已经发生的事情牵绊住,朝前看才能朝你想要的东西更近一步。

12。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一种活法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都是合法的。

13。开心点朋友们,虽然你是条咸鱼,但至少你是在做自己。

14。也许是未知,也许已经注定。

15。清醒 知趣 世俗 祝你也祝我。

16。没有救赎,没有解脱,可这才是人生啊。

17。当你停下来的时候,他无意欢迎你。

十、你给的偏爱就是救赎?

余秀华:世界万物皆是苦,你明目张胆的偏爱就是救赎

我一直尽力配合命运,演好自己这个丑角,哭笑尽兴。——余秀华

敢写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诗句的女诗人,是谁?

对,是余秀华,被许多人认识,也是因为这首诗。

她的诗,向来备受争议。有人喜欢,有人质疑。

有人看到了诗文的“露骨”,而有人关注的是诗里的灵魂。

她的生命苍凉如水,又如斯青翠。

关于苦难: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她苦难天生,因为倒产、缺氧,成了一名脑瘫患者。

同龄人均可在田间奔走时,她只能在地上艰难爬行。

两岁勉强坐起,却时常摔下,口水不断打湿衣衫。

她在诗中自喻:“一棵稗子”,提心吊胆长于秧苗间。

她害怕特殊,于是骨子里生出倔强。

家中有客人来,总是拼命沿着田埂爬老远老远,像是在证明什么。

奶奶背着上学,被嘲笑,她就再不让背。

自己拄拐杖走,摇摇晃晃,鼓着劲,咬着牙,用一种朴素的蛮力生长。

学习认真,手却因病抖个不停,一写字就跑偏。

颤抖的双手把笔墨写成歪歪斜斜的作业,不知何为诗,只是在诗的种子里沉淀着苦难。

诗的天赋露出头角,初中时一首叫《无名星》的诗获得校刊征文第一名。

她把自己比喻成一颗无名星星,不自卑,不羡慕比自己亮的星。

而这颗“无名星”却在同一时期,拿起一把生锈的菜刀往左腕割了下去。

上苍赋予残破的躯体一颗如此纤细敏感的心,不知是慈悲,还是残忍?

她的生命内部,因残缺的痛,或许从未太平。

她自己,从未与痛苦绝缘,一样的波涛汹涌,一样的意难平。

幸而被家人救下,她在此后的诗中提及左腕的伤疤时,将其喻为“胎记”,那是苦难的秘密。

高二辍学,将书烧了个精光。

是语文老师嫌其考试卷上的字难认,给了零分的气愤难平?

是为父母减负的懂事?

还是因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班主任调走了的失落?

真实原因不得而知,又或许兼而有之。

呈然,自卑与自负交织于她的整个少女时代。

苦难天生,而她却天生带着反骨,一棵稗子,也在倔强生长。

关于婚姻:真正的归宿是不存在的

19岁那年,由父母做主,给她招了个比自己大13岁的上门女婿尹世平。

她无力反抗,也无从反抗,因为俗世的洪流,因为骨子里的自卑。

她说,爱情从未走进过自己的婚姻。

尹世平不过是个粗鄙的凡间男人,他怎能懂余秀华诗里的世界。

她说:“我在写诗,他看着我烦,我看他坐在那里我也烦。”

他从不扶她,摔倒嘲笑她,讨薪时吆喝她去拦老板的车,因为她是残疾人,老板不敢撞。

这薪资是800元,一头猪的价钱。她说自己卑微得不值一头猪的价。

他只负责接受她的残缺,却丝毫不管残缺背后的疼痛。

从始至终,这个丈夫,是一直站立在心门外,从未走进她心里。

丈夫在现实中并非十恶不赦,只是,她无法说服自己“跟他好好生活”。

她将这段婚姻形容成“青春给了一段罪恶”。

“那时候有铺天盖地的忧愁,19岁的婚姻里/我的身体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我不知道所以延伸的是今天的孤独……”

谁曾想到,命运的关口,给了她自由的契机。

2015年,因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彻底火了。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离婚。逃离她20年的毫无生机的婚姻。

男人不肯,说你现在红了,更不离,他耍赖式地抗争。

“这婚一定得离”。 她也撒泼式地纠缠。

拖到没法,她使出杀手锏,电话告诉他:第一个月回来离15万,第二个月回来10万。

这几乎是她当时所有的积蓄,婚就这样离成了。

有人唏嘘,有人惊叹,有人指责她出名就抛弃糟糠之夫,忘恩负义。

她不置可否,“相比我的名声是好是坏,我更在乎的是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其实老早,她已经在心底下定了决心,无论是20岁,30岁,还是60岁,如果还活着,这个事情就必须要解决。

婚姻于她,就像一个囚笼,被残疾和贫穷束缚了20年。每一次坚决的要求离婚,也都被父母强烈地驳回。

如今有能力达成这个心愿,为什么还需要压抑?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正好见证了她生命的这个节点。

她在婚姻里刻骨的失落与孤独,她离开婚姻后“狂奔”时的骄傲,快活,自信与笃定……命运的烙印和慰惜如此清晰可见。

她从此,离开了浑身“泥泞“的丈夫,从满是“泥沼”的婚姻爬了出来。

任何时候接受采访,问她离婚有没有后悔,她都从不顾忌得不得体的说到:

“后悔个屁,这是我人生中大半辈子,做的最开心的、欣喜若狂的事”。

离婚于她,是一场解脱,更像是与命运的对抗。

世俗中失败婚姻造成的女人的怨妒,在她身上一丝一毫也没有。

诗人灵魂的通透与明亮反而让她对婚姻有着清醒而凌厉地认识:

“那些一出生就想嫁一个好男人的女人是可悲的,她来不及完善自己的生命结构就已经取消了让自己的生命丰盈起来的可能性。

一个人拯救不了另外一个人,两个人结婚了还是两个人,偶数的两个本来就意味着可能的分开。”

我们可以爱,可以无私奉献,但不要在退的时候无路可退。

这是她给我们的婚姻谏言。

关于生活:人生辽阔,值得轻言细语

回归余秀华的生活,她有三个身份,女人,农民,诗人。

出名之前,她的日常,和一般农妇并无区别,只是,她多了一项工作:写诗。

她生活的横店村不大,村里有零零散散的300多户人家。村里的人纯朴友善,出名前,大家叫她“秀华”,出名后会调侃她,诗人啊,但她知道,这是善意的调侃。

她早上6点起床,做家务到8点,开始写作,写到11点。

她笔下的炊烟、稻田、云朵,青草、池塘、鱼虾……全是横店村卑微而倔强的生灵。

乡村风物和天地间的自然意象,在她的诗行里细碎而广阔,卑微而伟大。

 “阳光亮堂堂地照在院子里,照在旧了的瓦片上,照在屋脊和垂下来的瓦檐上……晾在院子里的毛巾已经旧了,颜色已经毁得看不见当初,但是看着它,感觉安心,仿佛日子正晾在藤子上,把霉斑和漏洞都袒露给阳光。”

她总是敏感而极具灵性,她由衷地热爱每一个这样美好的时刻,也正是这样的时刻无数次抚慰了她的悲伤和迷茫。

残缺常常带来不便与难堪,而她也总在敏感与清醒之间挣扎。

她说穿裙子坐着,怎么样都无法把双腿合拢。敏感如她:疾病的存在也让她丧失了优雅。

而她又清醒的明白:幸好优雅不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不能成为一部分,它不过是一个女人绸缎似的哀愁里的一根丝线。

她在爬长台阶时摔倒,无论如何挣扎,都没有力气爬起来,索性就坐在地上歇一会儿。

敏感如她:在人世里跳跃着行走。我在人来人往的台阶上坐着,也在陌生的好奇的冷漠的目光里坐着。如果这个时候感觉不到孤独那肯定是骗人。

然而她清醒的知道:“世间种种,我们都不过在寻找麻痹自己的东西,我们没有处处摔倒在台阶上的疼,我们只有无时无刻从半空里垂直打下的虚空。“

既然是虚空,麻痹又何妨,又何必再去介怀。

正是这种细碎的敏感与凌厉的清醒,碰撞出她对生活的深层解读:

活是整个宇宙最宽泛的东西,我们的所谓意义和价值充其量就是一条直线,把另外的风景都弃置一边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于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礼遇的资本?我没有。

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

从无名到爆红,从乡村走向喧嚣的天地,余秀华仍然是余秀华。

她说生命的本质并不会因为虚名而真的改变。一个人有人喜欢是幸运,没人喜欢是正常。

她从不介意去展示自己真实的状态。

屈辱就是屈辱,不快乐就是不快乐,热爱就是热爱,欢喜就是欢喜。

”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她接纳了自我,在自己的生命局限里过出了无限广阔的人生。

正如她在《无端欢喜》里写到的那样:

”生命的辽阔总是让人心神荡漾,于是有了活下去的梦想和热情“

“我怨恨过生活的不公,但幸运的是,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而不是外界”。

她有着常人难得的达观以及对生命坚定的热爱,这份坚定给了苍凉的人世无限温暖。

是的,人生辽阔,又何必囚于昼夜,困于爱恨,囿于荣辱。

身为女人,有纯真的渴望;身为农民,有质朴的根基;身为诗人,有通透的灵魂。

人生辽阔,值得轻言细语。

关于诗歌:摇摇晃晃人生里的灵魂救赎

余秀华说:我宁愿不会写诗,也想当一个美丽的女人。

幸而遇见诗歌,让这个无法“美丽”的女人得到救赎。

写出一个字都非常吃力的她,最初选择诗歌,恰是因为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文体。

没想到,一写便沉迷。

那些无比艰涩的处境,艰苦的生活,以及婚姻的苦痛……太过泥泞的现实,成了她极具张力的作品的灵感来源之一。

她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失落着。她分明是柔美的,辽阔的,质朴的、真诚的、自然的。

诗歌呈现着她生命所有的情绪,也隐匿着她最深层的自卑与渴望。

她喜时写诗,怒时写诗,哀时写诗,乐时写诗,只有写诗时,她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她说自己不会把诗歌当武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

即使自己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她又干净起来。

是诗歌一直在清洁她,悲悯她。

她说自己讨厌大词,例如苦难、坚强。这些赞誉透露着经不起推敲的荒谬,她只是在追求个人的解放。

对她来说,写诗就是因为喜欢,即便是在曾经短暂的打工生活里,没有电脑,没有桌子,她也要趴在床上写半个本子。

“这与所谓的坚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喜欢,骨子里的喜欢。感谢上天赐予我写作的心愿,这心愿的存在就是喜悦的存在。”

诗人廖伟棠说:余秀华的诗里有痛苦,但她不控诉。

她不去声泪俱下地哭诉、控诉、她不叫自己有多惨。

相反,她极其倔强,用语言掌控了息的世界,她的世界实在、自足,不需要谁来怜悯和知道。

我想,这是对她诗歌的真实陈述,也是对她生命的生动诠释,是一个人灵魂最真实的表达。

正如她所说:

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

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

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世界万物皆是苦,你明目张胆的偏爱就是救赎。诗歌,便是她摇摇晃晃人生里的灵魂救赎。

不管有多少深刻的文字来写就她的传奇,但终究只能窥见她千疮百孔却又无比充实的内心的冰山一角。

她摇摇晃晃地来到这个不算美好的人世间,也终将摇摇晃晃地继续走下去。

只愿她能以诗歌为拐杖,去爱死这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生。